張世瓊等曾進行過感應淬火件不回火對試樣疲勞壽命影響的研究。試驗表明,感應淬火后不經(jīng)回火,可保留工件表層的殘留壓應力,提高工件的疲勞強度,因而認為不回火可提高產(chǎn)品性能,并可節(jié)約能源。日本學者則提出感應淬火零件疲勞強度增高的原因,是由于快速加熱淬火的組織和表面有殘留應力,并且得出感應淬火件經(jīng)過低溫回火(180~200℃)比僅進行感應淬火的耐磨性為高的結果。不管頻率高低,凡是在150~200℃范圍段回火的,其磨損量比未回火的均減少,這也就說明了殘留壓應力的存在降低了耐磨性,回火溫度再提高,磨損量又增加,這是由于硬度降低所致。
因此,感應淬火的零件,凡是要求淬硬層具有耐磨性和淬硬層承受摩擦(含研磨)的,在淬火后必須進行低溫回火;反之,淬硬層不受摩擦力的,低溫回火的必要性就可根據(jù)其他條件綜合考慮。拖拉機履帶板銷、后橋軸等零件在實際生產(chǎn)中并無回火工序。
張世瓊等曾進行過感應淬火件不回火對試樣疲勞壽命影響的研究。試驗表明,感應淬火后不經(jīng)回火,可保留工件表層的殘留壓應力,提高工件的疲勞強度,因而認為不回火可提高產(chǎn)品性能,并可節(jié)約能源。日本學者則提出感應淬火零件疲勞強度增高的原因,是由于快速加熱淬火的組織和表面有殘留應力,并且得出感應淬火件經(jīng)過低溫回火(180~200℃)比僅進行感應淬火的耐磨性為高的結果。不管頻率高低,凡是在150~200℃范圍段回火的,其磨損量比未回火的均減少,這也就說明了殘留壓應力的存在降低了耐磨性,回火溫度再提高,磨損量又增加,這是由于硬度降低所致。
因此,感應淬火的零件,凡是要求淬硬層具有耐磨性和淬硬層承受摩擦(含研磨)的,在淬火后必須進行低溫回火;反之,淬硬層不受摩擦力的,低溫回火的必要性就可根據(jù)其他條件綜合考慮。拖拉機履帶板銷、后橋軸等零件在實際生產(chǎn)中并無回火工序。